一、P2P技术应用(“什么是P2P技术”) P2P技术原理: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称为(点对点通信)技术或对等互联网络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其代表形式是软件。 在P2P网络中,P2P点到点或端到端访问机制,每个节点既可以从其他节点得到服务,也可以向其他节点提供服务。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该产品采用P2P技术解决令人困扰的的网络安装问题,方便操作,不需繁琐的IP设定,凭借简单的连接便可立即取得实时监控影像,即使是不懂网络设定的用户,也可以轻易操作。(2010年强势推荐产品,易用价便)。 P2P网络摄像机特性及优势:
点到点之间的传输,传输速度快,通讯及时P2P极大降低宽带占用量,支持千人在线观看(观看人数的重大突破).更适应网络复杂环境使用超强P2P路由穿透技术,不同网域之间进行穿透,对宽带没有限制,任何宽带都可使用。如:电信、联通、铁通、3G 、小区宽带等.(传统的摄像机只支持电信和联通宽带,倒致其它宽无法使用,支持的宽带非常有限P2P技术 即插即用无需做任何设置,即可实现远程监控.(免去繁琐的设置,如:端口号设置,IP设置,UPNP端口映射,路由器等七七八八的设置等)新增加的P2P技术,让用户使用更轻松,方便;对卖家,可以大大降低售后工作量,再也不用担心卖出的产品,因客户不会使用所带来的售后困扰。P2P即插即用功能 让买卖双方都更加的省心省力.
二、IR CUT技术应用(“什么是IR CUT”) IR CUT原理:
同时使用红外截止和全光谱玻璃二种滤光片。
IRCUT是一种机械装置,内有两个窗口,分别为红外截止和全光谱玻璃,可依需要左右移动:
当白天的光线充分时红外截止滤光片工作,将所有红外光过滤,避免了白天的彩色失真,还原出真实彩色,达到人类眼睛视觉色彩一致
当夜间光线不足时,红外截止滤光片自动移开,全光谱光学玻璃开始工作,可消除其他干扰杂光,充分利用到所有光线,避免了在夜间杂光干扰红外光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低照性能,使夜视效果更清晰。
IR-Cut网络摄像机真实来临!彻底解决色彩失真问题。
三、云技术运用(“什么是云技术”) 转向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业界将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改变。各种云平台(cloud platforms)的出现是该转变的最重要环节之一。顾名思义,这种平台允许开发者们或是将写好的程序放在“云”里运行,或是使用“云”里提供的服务,或二者皆是。至于这种平台的名称,现在我们可以听到不止一种称呼,比如按需平台(on-demand platform)、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等等。但无论称呼它什么,这种新的支持应用的方式有着巨大的潜力。
云计算平台服务明显特征: (1)服务无处不在--用户只需要一台具备基本计算能力的计算设备以及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连接,就可以随时随地使用该服务。从这个意义来讲,任何联网的应用,都具备成为云计算平台的潜力。
(2)具备进入成本--用户具备使用该服务的需求,但是并不具备独立提供该服务的经济或者技术条件。譬如说某些企业需要定期地进行大规模的运算,但是并不值得专门为此购置一台具备大规模运算能力的计算设备。超算中心通过发展客户群让多个用户来分担超级计算机的成本,使得其用户能够在不拥有计算设备的情况下以较小的成本完成计算任务。
(3)用户决定应用--云计算平台提供计算能力(包括处理器、内存、存储、网络接口),但是并不关心用户的应用类型。用户利用云计算平台所提供的计算能力,并且充分考虑云计算平台所设定的(技术和经济)限制,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应用。满足如上几个条件的云计算平台,又可以按照其所提供服务之层次细分为基础设施服务(IaaS,例如在线存储和数据库服务)、平台即服务(PaaS,例如AMP虚拟主机和Java EE应用服务器容器)和软件即服务(SaaS,例如Google Docs)。很多厂商在提到云计算的时候,往往会同时提到分布式计算(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计算(Paralle Computing)、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实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等等概念。事实上用户并不关心这些五花八门的新名词,他们所关心的仅仅是某项服务是否可用以及使用该服务所需要的成本。说得难听点,这些概念仅仅是云计算平台提供商在创建云计算平台时才需要了解的技术细节,它们可以被认为是云计算的表象,但并不是云计算的本质。
云平台是由搭载了云平台服务器端软件的云服务器、搭载了云平台客户端软件的云电脑以及网络组件所构成的,用于提高低配置或老旧计算机的综合性能,使其达到现有流行速度的效果。
网络摄像机市场现状
网络摄像机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像国外的ARECONT、AXIS、索尼、松下、三星等厂家的高清网络摄像机已经在较多项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那些对画质要求较高的场所,例如,机场、高铁、银行等等。随着用户对网络摄像机需求的增大,这几年国内的网络摄像机发展速度在也是非常快的,目前国内网络摄像机的生产厂商也非常多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杭州、天津、苏州等地,这些区域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知名的安防厂商,这些厂商在安防行业积累了多年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丰富经验,他们在网络摄像机快速发展的整体推广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网络摄像机在国内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有大华、海康威视、黄河、科达等。虽然目前与国际品牌相比较,国内厂家的产品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内品牌的产品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会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据统计,2008年国内网络摄像机市场规模占中国摄像机市场规模约4%,达到5.2亿元。2009年,网络摄像机的市场同比增长约100%,其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根据多个网络摄像机厂商提供的销售数据,以及各工程商网络摄像机的采购量,并参照部分芯片厂家提供数据统计分析得出:2011年摄像机工程项目应用比例中,模拟摄像机占88%,网络摄像机占12%,后者所占市场规模约为15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网络摄像机的市场份额平均以70%的增长率高速发展。而2012年上半年摄像机工程项目应用比例中,网络摄像机已经提高到了23%左右,按统计数据预计,2012年全年国内网络摄像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亿的大关。
一根网线电源+网线+电脑/手机